無論在國內一二線城市、還是十八線小城市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只要外出上班或出門辦事,必然會搭乘各種公共交通工具。但隨著國內城市化和機動化快速發展,交通擁堵成為大家在出行中必然會遇上的問題。一旦城市開始出現擁堵,有關部門如果坐視不理,問題只會愈加惡化。
眾所周知,全球已經記錄在冊的軌道交通方案中,地鐵是目前為止被大眾公認的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統之一,但近兩年一些國內外城市中,陸續出現了一個叫做“云軌”的軌道交通系統,這個方案的制定者來自中國的比亞迪公司,從命名上理解,云軌似乎是一個在天上跑著的軌道交通,類似于輕軌卻又有所不同。
俗話說存在即合理,既然方案成熟的地鐵珠玉在前?那為什么越來越多城市軌道交通,還是會選擇云軌?凡事皆有正反兩面,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下地鐵的優缺點。
作為發展成熟的城市軌道交通,地鐵的先天優勢之一便是絕對不會在載人運行過程中,遇上交通擁堵等尷尬問題。凡事有得必有失,地鐵雖然在城市軌道交通方案中被大眾所認可,但其造價高、工期長等問題,不可能因為它本身所具備的優勢而被忽略。
放眼全球,除了香港,大部分城市的地鐵交通處于虧損狀態,北京作為國內超一線城市,人口即使超過兩千萬,地鐵運營必須靠政府補貼;深圳、上海等城市盡是如此。就連部分人口千萬的超大城市,每年虧損超過十幾億元。
政府補貼在前,但軌道交通后期的運營維護成本高,單靠票價來維持運營不太現實。也正是以上這些擺在臺面上的問題,近兩年國內建設地鐵熱潮陸續降溫,大城市中接入“輕軌、BRT、有軌電車、公交,甚至共享單車”等交通工具用來變相“防堵”。
比亞迪自主研發的“云軌”可被稱作是輕量版“輕軌”,作為建在地上的垮座式單軌系統,云軌行駛的軌道梁較為纖細,支柱結構面積小,可以輕易建設在道路中央分隔帶或狹窄街道上,跟傳統輕軌必須占用寶貴的地面資源不一樣。
另外輕軌屬于運能接近地鐵軌道系統,在保證運量的前提下,云軌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適應多種地形、噪音小、綜合建設技術要求和總體造價成本低以及施工周期較短等優點。
更重要的一點,云軌總造價為地鐵的四分之一,建設時長2年即可完成,比地鐵動輒3年,多則5年的建設周期,快的不是零星半點。
正是以上的這些優勢,比亞迪云軌在2016年下半年在全球進行首發儀式后,不止是中國,全球其他國家城市都開始引進這個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軌道交通。
比亞迪云軌在國外城市的火熱,正是世界給予其云軌系統的一個充分肯定。比如在巴西巴伊亞州,當地時間5月23日公布的軌道交通招標結果顯示,比亞迪成功中標巴西名城薩爾瓦多的云軌項目,訂單金額約25億巴幣(約合6.89億美元)。
據悉,工程將分為兩期建設,一期約4.6公里,二期約15.4公里,預計分別在2020年中和2020年底建成通車。
從工期上看,云軌確實僅需2年時間便可建成使用,比亞迪云軌建成后,將是薩爾瓦多首條跨座式單軌,也是全球首條跨海云軌。高達6.89億美元的訂單,也是對比亞迪云軌的充分肯定。
不僅是巴西的巴伊亞州,比亞迪的云軌方案推出后,多個國家已經和其達成合作意向,除了美巴西,還有菲律賓、柬埔寨、摩洛哥與埃及等亞非國家,其中在菲律賓伊洛伊洛市的項目是比亞迪云軌簽下的海外第一單。
為了更好的為菲律賓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立體的公共交通系統,當地時間5月30日,比亞迪與菲律賓多個合作伙伴就推廣由“電動乘用車、電動商用車、電動叉車和軌道交通”組成的3.0交通解決方案達成合作。
正式因為比亞迪提出的立體化的交通解決方案,加上成熟化的云軌方案,多方面貼合了菲律賓的發展愿景,比亞迪3.0交通解決方案活動吸引了菲律賓全國約10%的省長市長,以及眾多的企業負責人、銀行家和軌道交通專家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