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測量中,零點很重要。通常包括建筑物的長期測量和構件的疲勞試驗。這種類型的測量任務中零點如果發生變化,將產生一個額外的測量誤差。
被測對象的熱膨脹,應變片的溫度響應
被測材料具有熱膨脹系數。熱膨脹不會被測量,而只是作為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量。測量柵絲還具有熱膨脹系數以及特定電阻的溫度系數。由于實驗應力分析只對加載引起的應變感興趣,因此提供的應變片適用于特定材料的熱膨脹。然而,所有這些溫度系數本身就是由溫度引起的變化量,因此不可能完全補償。無法完全補償的偏差 ΔƐ 可通過多項式進行計算。由制造商將會在應變片包裝標明此多項式的系數,并且每個批次之間會有差別。
這里采用 HBM LY-6/120 作為示例:
剩余偏差(表觀應變)以 μm/m 為單位確定。對于30°C的溫度,產生的表觀應變為-4.4μm/m。
如果環境溫度與參考溫度(20°C)的偏差較大,或者應變片調整不當,則會出現更大的偏差。但可以通過計算(在線計算)消除。另一方面,該方程顯示出每開爾文溫差增加 0.3μm/m 的不確定性。在30°C的溫度下,多項式的不確定性為3μm/m。
校正計算僅需要材料的熱膨脹系數和環境溫度。
自熱
這是指應變片在測量過程中,由供電導致的測量柵絲的溫度升高,熱輸出量方程如下::
對于均方根值 5 V 的橋路激勵電壓和120Ω 應變片,產生的熱輸出為52 mW。對于涂了一層薄薄的粘合劑,測量柵絲長度為6 mm的應變片能夠充分散發熱量。然而,應變片和測量對象之間會產生一個小的溫差,這將導致一個明顯的應變(見上文):
如果應變片溫度僅比材料溫度高一開爾文,則會產生 -11μm/m(鐵素體鋼)或-23μm/m(鋁)的表觀應變。測量的不確定度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粗略確定——在施加負載的情況下連接勵磁電壓。在溫度升高階段,測量值將略微漂移(零漂)。在熱補償過程中,測量值之間的最大差異大致對應于最大預期偏差。
較低的激勵電壓產生的熱量更低(1 V只產生2 mW)。高電阻的應變片在這方面具有優勢。
對于導熱性差的部件(塑料等),當使用非常小的應變片時,降低激勵電壓是必不可少的。在快速變化的溫度下工作時,務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