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背后藏著滬上哪些大學的智慧 | ||
點擊率:1416 作者:上海拓科實業有限公司 來源:http://www.shtorke.com 時間:2017-5-12 16:40:21 | ||
國產C919客機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飛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在它飛上藍天的背后,藏著不少滬上大學的智慧。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校友擔任機長,有上海交通大學集全校之力與中國商飛合作對接,有復旦大學課題組為大飛機提供設計方案和工程人才,有華東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專業技術支撐,還有上海理工大學參與研發的、適用于民用飛機標準件的信息管理系統。 【上海交通大學】 在C919大型客機研發設計的過程中,上海交大與中國商飛深入合作,共建了民機先進制造工藝技術中心、民機維修工程研究中心等聯合研究平臺。 看點1:大飛機是否飛得省力?由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劉洪教授牽頭的總體氣動團隊與上飛研究院聯合開展了相關課題攻關。 看點2:大飛機牢不牢? 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汪海教授牽 頭的結構強度團 隊先后承擔了C919飛機復合材料后壓力框強度設計、C919飛機平尾部段強度研究靜力試驗、C919飛機平尾多梁結構段試驗、C919飛機機翼固定前緣穩定性分析方法驗證試驗等一批直接服務于 C919型號的科研與實驗任務。 看點3:大飛機究竟怎么造?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林忠欽院士領銜的制造團隊在民機數字化裝配協調與容差分配、制造數據符合性管理技術、虛擬裝配、總裝移動生產線、總裝密封性能檢測與功能模擬、總裝對接協調控制、復合材料金屬組合結構連接一體化制孔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搭建了飛機大部件自動裝配、柔性導軌制孔等實驗平臺,開展了數字化裝配協調與容差分配技術研究,為 C919總裝試制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與驗證。
【復旦大學】 航空航天系孫剛教授參與了 C919的設計研究工作。 艾劍良參加中國商飛公司的國家大型客機重大專項“大型客機總體方案評估準則及建模研究”。 年輕的復旦副教授楊愛明曾在中國商飛公司兩個科研項目“大型客機增升裝置自動化網格生成方法研究”和“大型客機多段翼型設計”中分別完成了增升裝置重疊網格生成工作和多段翼型Navi er一Stokes方程數值計算工作。 在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的背后,有復旦大學10支青年創新創業 團隊,230名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承擔著C919大型客機37項民機關鍵技術攻關的重任。 復旦大學力學專業的樂婭菲還是為數不多的女試飛工程師。 光源與照明工程系林燕丹教授參加了兩個大飛機重大專項“大客飛機客艙情景照明機理研究”和“大客飛機駕駛艙照明人機工效研究”。 孫耀杰參加了大型客機聯合工程隊,承擔大飛機重大專項“大型客機駕駛艙照明”“大型客機客艙照明”的人機功效,以及照明測控與仿真系統的研究。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楊衛東教授在航空航天數據、商用飛機數據研究方面提供貢獻。
【上海理工大學】 在 C919大飛機的設計過程中,上理工杜寶江副教授帶領團隊,與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上海滬江虛擬制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設計團隊合作,參與商用飛機機械標準件三維虛擬設計、商用飛機管路件三維虛擬設計、商用飛機電氣件三維虛擬設計。 杜寶江團隊還負責開發了一套適于民用飛機標準件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實現緊固件、機體構件、卡箍件、管路連接件、操縱件、軸承等數百萬個航空標準件的機型管理、智能篩選檢索、參數化模型生成、工程信息匹配和虛擬裝配。經過多年的艱辛探索,終于完成了該信息管理系統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最終調試、測試和上線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 話 / TEL:+86 021-6054 0385 傳 真 / FAX:+86 021-5101 0405
地 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湘路225弄11號禹洲國際大廈12F 郵箱:shtorke@163.com
Copyright @上海拓科實業有限公司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204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