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11月18日)從東莞市規劃局獲悉,備受市民關注的《東莞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日前經東莞市委、市政府聯席會議討論決定,正式審批通過。據悉,會議還認為,東莞市申報軌道交通項目條件符合,時機成熟,可著手展開申報立項等前期準備工作,由此,拉開了該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序幕。
規劃年限為2020年
據了解,東莞市的軌道交通規劃分為網絡規劃和建設規劃兩個階段。從2002年開始,該市啟動了軌道交通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2003年9月~2004年10月,通過項目邀標的形式,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式開展了第一階段——《東莞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的編制工作,并于10月份通過了專家評審,11月份通過市政府審批。
市規劃局有關人士昨日告訴記者,《網絡規劃》的規劃范圍為東莞市行政區域范圍,面積2465平方公里,規劃年限為2020年。規劃通過分析全市的城市及交通發展現狀,對城市客運交通需求進行了科學預測,論證了東莞市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東莞軌道交通的發展模式,確定了軌道交通線網方案、主要技術參數、建設時序、近期建設安排、投融資措施和投資估算等內容。
近期將建設R1線
根據規劃,近期將建設R1線市區至松山湖段,R3線松山湖至東莞東站段,總長約45公里,途經市區、大嶺山、松山湖、大朗、常平等地,在東莞東站通過鐵路線實現與廣州、深圳、香港等周邊城市最快速的聯系。有關人士表示,隨著R1、R3兩線的建成,將大大提升東莞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為其提供與周邊城市特別是香港的快速交通聯系,從而帶動城市功能的實現。
與此同時,東莞市還將與廣州、深圳進行積極協調,以做好建設R1線麻涌至市區段、R2線市區至長安段等的準備。據悉,該線將有效地將東莞市西部城鎮密集帶與廣州、深圳等周邊中心城市相連,并為水鄉欠發達地區與厚街、虎門、長安等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硬件支持。
據介紹,該規劃的目標是:從市區到松山湖不超過20分鐘,到虎門、常平不超過30分鐘,到塘廈不超過45分鐘,從虎門到常平不超過45分鐘。
成立跨部門小組協調
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城市軌道交通從網絡規劃到開工建設,需要遵循軌道交通網絡規劃→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預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線路總體設計→線路施工圖設計等程序。因此,東莞市的軌道交通距離立項建設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據悉,為加快啟動連接市區—松山湖—常平的軌道交通線路建設,該市擬成立由市政府統一領導、跨部門協作的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開始著手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關鍵詞:
網絡規模與基本形態
《網絡規劃》確定東莞市軌道交通網絡規模為250~350公里。網絡結構的基本形態由4條發展軸線構成:莞城—松山湖—塘廈,莞城—常平,莞城—虎門,虎門—松山湖—常平。
線網方案
方案布局的線路包括4條市域線和1條市郊鐵路(現廣深鐵路),總長264. 2公里,其中地下線37.3公里,地上線226.9公里,通過鎮區21個,車站總數約為60~87個。軌道交通線路布局方案見右表:
線路
|
起止站
|
途經
|
里程
|
備注
|
R1線
|
麻涌~黃江
|
途經麻涌、望牛墩、道胺、市區、寮步、大嶺山、松山湖、大朗、黃江等地
|
全長65.8公里
|
是東莞至廣州和深圳的快速聯絡線,西北通過麻涌鎮接廣州5號線蟹山站,東南通過黃江鎮接深圳4號線龍華站
|
R2線
|
石龍~長安
|
途經石龍、石碣、市區、厚街、虎門、長安等地
|
全長59.4公里
|
連接西部城鎮密集帶,向北在石龍站預留與增城的接口,向南通過長安接深圳機場站
|
R3線
|
長安~謝崗
|
途經長安、大嶺山、松山湖、大朗、常平、謝崗等地
|
全長57.4公里
|
促進東西部交通聯系,向東在謝崗鎮預留與惠州城市軌道交通接口
|
R4線
|
黃江~清溪
|
途經黃江、塘廈、清溪等地
|
全長25.2公里
|
促進邊緣城鎮與主城區之間的快速交通聯系
|
廣深市郊鐵路
|
|
途經石龍、茶山、橫瀝、常平、樟木頭、塘廈、鳳崗等地
|
全長56.4公里
|
連接東部城鎮密集帶,北通廣州,南通深圳
|
|